下一盤手撕鷄見 | 2019年終總結
這是一篇個人的2019年終總結。
“明年见”是常常在一年将近末尾的时候被熟人们用作告别的、替代“再见了您嘞”/“拜拜啦”的幽默用语。
因为他们觉得明年是横跨一年的时间,体感也有百八十日之久,可在年尾说出来的时候,明年只剩下不到几十小时。
decade
“See you in next decade”这句话听起来就更长远了。
下个十年见,中文说起来没有什么力度,还不如李宇春的“下个路口见”。
decade是十,时间上的十年,数学上的一分之十,罗马天主教里十个Hail Marys的rosary...但它不是Ten,ten years 跟 decade总有读出来的差别。但中文只是草草了事翻译成十年,我觉得不太给力。
其实十年也可称为一个年代。这样的话“年代”与“decade”就有种莫名齐头并进的感觉。但起初年代也不是标准的十年,大家平时说话也感觉得出来:
“你长得真有年代感。”
描述十年的汉字也不少。如"旬","秩"。“旬”常常形容年纪跨入下一个十岁,如年过三旬;而“秩”也是差不多的用法,如白居易的诗:
已开第七秩,饱食仍安眠。
白居易, 思旧
但毕竟是形容年纪,如果放在“下个十年见”未免有点牵强。
Next decade
Next decade的出现,使人有种“从一个十年的箱子跳到下一个箱子里去”的感觉。如果每个人的记忆都变成日记本,每个人的记忆又是截然不同,于是箱子就变多了——每个十岁以上的人都拥有装着自己前十年记忆的箱子,等到新年的钟声一响,箱子便被时间拉上胶带封得方方正正。
话说回来,我的“十年箱子”,全是在读书。相比起00年的箱子,至少还有几年不需要用脑袋去思考数学题、放心玩乐不怕deadline的来临。
最近有个网红离婚了,恰巧许多年前在电视上看过她参加变形记,所以感慨万分:网上有人说:“她参加变形记的时候,我在读书。她去整容的时候,我在读书。她结婚生孩子的时候我还在读书,现在她离婚了,我还在读书”。天啊,如果你把你的人生主线这么连在一块,别人的生活是多么丰富多彩,自己的箱子是多么百无聊赖。
其实这位网友的逻辑有一点点小问题,因为可以边读书边谈恋爱边结婚嘛,职业与个人行为两种事情不可做比较。但是那位网友既然说出来,意思就是ta的这十年在读书以外没有什么事比得过ta眼里的结婚生子参加节目与整容。
预测一下,自己以后的箱子会不会是“读书与工作箱”,“工作箱”,“工作箱”,“工作箱”,“退休在家等发养老金箱”....
decade = ?
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恐惧,钟声真的会马不停蹄地跑进你的耳朵,而自己一定要开始做些什么迎接下个十年的到来。如果心里的恐惧已经超过憧憬,不妨把下一个十年比喻做最喜欢吃的东西。
到这里,decade就结束了。
2019年,我把wechat订阅号重新运作恢复更新,起初也是为了自己的毕业论文收集更多的问卷,对它抱有利益性的眼光与当初跟它说好的“文艺路线”有点背道而驰,幸好我三年前聪明地填着“主要是写诗”的简介。再就是把我写的东西记录在更不会弄丢的地方而不是手机备忘录,随着一点点慢慢搬迁,看到一篇篇更加规矩有排版的图文链接,心里还是很痛快的。
也是更了几首短诗,但写了一半的小说还没来得及完成就开学了,没能在2019年结束它。
倒也觉得没什么影响,因为我为着全新难度的数学与三四种奇怪的编程代码搞的头昏脑胀,大家应该也为自己的生活与未来的美好生活忙碌奔波,没有共鸣的轻滑返回,有感触的可能还在路上。偶尔一两个真的来问我小说更新了没,我也只能笑笑说还在路上。
(完)